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,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领军者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摇篮,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。2021年1月脱欧过渡期结束后,英国以“全球化英国”为目标,以发展同印太地区各领域合作为重点,进入了新阶段的发展。当前,英国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形势总体稳定,以其开放的市场体系、成熟的营商环境、完备的法律制度、新兴领域的创新活力,以及金融、服务、人才、科技、教育、绿色等领域优势,继续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。2024年7月4日,英国举行议会下院选举,工党以压倒性多数胜出,组建新政府。新政府将推动经济增长视为“国家使命”,将创造财富作为经济计划的重点。
英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、欧洲第二大经济体。2023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2.27万亿英镑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3257英镑。2023年,英国对外贸易总额1.76万亿英镑,与2022年基本持平。私营企业是英国经济的主体,产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0%以上。服务业是英国的支柱产业,占国内生产总值约3/4。首都伦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之一,拥有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,同时也是世界主要外汇交易市场、保险市场、黄金现货交易市场、衍生品交易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,并拥有数量众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。英国商业服务业发达,可为企业提供全球一流的税务、会计、审计、咨询、营销等服务。英国司法体系广受国际商界认可,是最开放的法律服务市场之一,在伦敦有超过200家外国律师事务所执业。IMF最新预测2024年英国经济增速为0.7%,2025年为1.5%。
中英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,合作基础厚、韧性强、领域宽、潜力大。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2年来,双边经贸合作成果丰硕,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。面对百年变局,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,全球经济复苏乏力,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,中英经贸投资合作仍持续增长。近几年,在双方共同努力下,年度贸易额保持在1000亿美元左右,双向投资存量已超过500亿美元。据英方统计,2023年,中国是英国第五大贸易伙伴,在英中资企业对英国经济的贡献超过1150亿英镑,创造了近6万个工作岗位。中英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对巩固和发展双边经贸合作有着共同愿望,两国企业在深化贸易、金融、制造、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,不断拓展在医疗卫生、绿色科技、绿色金融、新能源汽车、数字经济、创意产业等领域务实合作,努力开拓第三方市场合作。2021年,两国中央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,5年内互换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/400亿英镑。
但也应看到,一段时间以来,除工商、税务、劳动法规等之外,英国在气候环保、人权、信息安全、数据保护和隐私、出口及关键技术转让等方面不断对企业合规管理提出新要求。2021年11月,英国《电信安全法2021》正式生效,对电信领域监管总体趋严。2022年,英《国家安全与投资法》正式实施,对17个关键领域的外资并购进行国家安全审查。在英中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成本呈上升趋势。
从当前和长远看,相互尊重、加强沟通、互利共赢、合作发展仍是中英两国工商界主流心声。中英两国加强经贸合作,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、应对全球性共同挑战、增进双方人民福祉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中国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,中国是政策稳、市场大、可信赖、愿分享、可持续的合作伙伴。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,中国将继续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、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、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机制等,将为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地区带来更多新的合作和发展机遇。希望通过两国政府、工商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,为两国关系发展不断积累积极因素,推动中英关系包括经贸务实合作行稳致远,更好造福两国人民。